“去年某乳业品牌砸了800万做春节营销策划品牌,结果ROI不到0.3,市场总监被连夜撤职。但没人敢说真话——这口锅不该他背,而是策划案里埋了三个‘合法陷阱’。今天冒着被行业封杀的风险,扒一扒百万级方案里那些见不得光的潜规则。”
Bug 1:数据造假已成行业疫苗(专坑老实人)
案例:某美妆品牌618投了200万KOL,事后发现60%的互动是机刷,连“怀孕宝妈”人设的博主都是抠脚大汉。
黑话翻译:
“全网曝光5亿”≈把同一用户刷到10次也算10次曝光
“精准触达目标人群”≈在三四线城市城中村贴满广告
甲方自查指南:
① 要求提供博主后台登录权限(真数据敢给账号密码)
② 用第三方工具扫描互动账号(50%以上三无小号直接报警)
Bug 2:ROI注水比奶茶还狠(明面赚1块,暗亏3块)
骚操作拆解:
把自然流量计入campaign效果(天猫店日常销量包装成活动爆发)
用0利润秒杀品冲GMV(9.9元卖茅台,ROI能飙到10你敢信?)
私域用户反复收割(同一批人拉5个群,每个群都算新流量)
真实案例:
某教育机构投了150万信息流,表面ROI 1.8,实际剔除老学员复购后只剩0.4。
Bug 3:策略抄袭比论文查重还野(90%的创意是Ctrl+C)
行业现状:
4A公司买断某数据平台权限,专扒海外3年前案例
乙方比稿方案里,连甲方去年的slogan都敢照搬
魔幻现实:
某车企发布会创意,从特斯拉2018年方案改了两页PPT,报价暴涨30万。
反抄袭攻略:
① 用Google搜英文关键词+时间限定(抄国际案例一抓一个准)
② 查乙方往期方案,连续三个客户都用“品效合一”的赶紧跑
甲方反杀指南(手把手教学)
合同里加“数据脱裤条款”
效果未达标,乙方必须开放所有后台数据权限
造假超过20%,尾款自动转成违约金
埋暗桩测试
在推广素材里藏特定口令(只有真人用户会触发)
某食品品牌用“冰箱第3层”当暗号,揪出70%机刷流量
分期付款玩心跳
30%尾款按效果阶梯支付(ROI 1.0以下不给钱)
某数码品牌用这招,硬生生从乙方口袋里抠回80万
更多的营销策划品牌资讯可点击财富500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