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这个互联网时代,实体店生存艰难,但有一种实体店生命力却非常顽强,一条街上的店铺换了几茬,这个店却还在,这个店就是五金店。
大多数人觉得五金店特别LOW,脏乱差。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做得好和做得早得老板,上班三轮车送货,下班开奔驰回家,有些还有一些其他产业。
这个行业看似没有门槛,但是门外汉如果没有沉淀直接扎进来,有可能会赔个底儿掉。这个行业的水,也很深。
我们平常人眼里的五金店是这样的
实际上,还有另外的两种业态:五金一条街
五金机电市场
除此之外,国外还有更高大上的五金超市“家得宝”。
分别介绍一下以上三种业态现状
社区五金店(夫妻老婆店)
社区五金店一般都是在一个小区比较集中的地方,通常是夫妻两个人。平常都是妻子守店,丈夫在外面拉生意或者安装售后,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这类店铺最重要的就是夫妻和睦。
这类店铺投资不大,10万块可以勉强开起来,但在进货价格上没有太大优势,一般都是在当地的五金城拿货。这种方式的好处是:
1.可以缺什么拿什么,不需要太多库存
2.退换货很方便,遇到需要售后的产品也可以交给供货商处理
也有店铺会更大一点的, 可能前期投资要在20-40w之间。这种店现在普遍面临的问题就是库存问题,随着经营的时间越来越长,存货会越来越多。大多没有库存管理,店内经常可以翻出好几年前的东西。好在五金大多没有保质期。
这种店受互联网影响不大,因为这种店存在的意义就是即得性。我家里灯泡坏了,我只想立刻买个灯泡换上。这种店往往也有上门维修,安装等业务。这种店如果老公没有一点手艺也是开不长的。
但是这种店想发大财是不可能的,维持生活基本没有问题,就是全年无休,赚的是一份辛苦钱。
这种业态倒是成就了一个商业传奇,公牛集团。公牛免费给五金店提供招牌,这招在五金行业非常管用,公牛花费了很少的钱,做到了比媒体广告更好的效果。
五金一条街
受益于前几年房地产,国家基础建设。社区小店无法满足这些需求,于是一帮五金行业的老板一起在一条街上开启了门店。这样做的好处有3个:
1.方便客户采购,客户采购只需要来这条街就好了。
2.方便同行调货。五金机电品类太多,没有一个商家可以把所有品类都涵盖。于是,你卖螺丝,我卖水管,他卖机电,这样品类就齐全了。那些远离市场,独自开店的商家资金压力会更大,风险会更高。
3.节约成本,一般这种五金一条街都会聚集一些私人跑物流的货车。大家拼货也更便宜。
五金一条街的客户与社区五金店不是同一类,一般是工地/施工队/小企业/社区社区门店。
这种业态对资金要求高,通常需要上百万的启动资金。但是赶上了之前的时代红利,根本不需要出门跑生意,坐着生意都忙不过来。这条街的很多就是那种老板上班骑三轮送货,下班开奔驰回家。
五金机电城
随着城市基建越来越重视形象,原来在火车站附近的五金一条街慢慢被政府往城市边缘迁移。于是就有了一些很具规模的五金机电建材城。
五金机电城在早期,然后是供不应求的时代,商家都是躺着赚钱,成就了很多百万富翁。但是2016年开始,房地产进入下行周期,需求不断萎缩。现在市场的现状是:
1.老板不能躺着赚钱了,需要出去跑客户,再小的客户都不放过。
2.老板们开始了价格战,加上互联网让信息更加透明,现在的毛利大概就是10%,有时甚至为了换取现金流而亏钱出货。
3.欠账的客户越来越多,回款困难。现金流紧张
4.被厂家任务压得喘不过气,任务逐年递增,需求逐年递减。完不成的任务自己花钱也要把货进回来,不然第二年代理就没有了。
5.房租人工等成本费用不断上涨。
有些想法多的老板提前布局了其他产业,提早离场。有些逆势扩张,想把规模做大的最终发现,一年到头忙下来,赚的就是库存和欠条,手里没有现金。
总结:
社区五金店:零售,上门服务为主。要求懂技术,勤快,夫妻和睦。优点是毛利高,成本低。缺点是消费频次低,客单价低,可以养家糊口。
五金一条街:批发市场的雏形,吃到了时代的红利,靠批发做大。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萎缩,互联网的侵蚀,内卷严重。红利消失,整个市场逐渐萧条。
五金机电城:专业大型批发商汇聚地。价格逐渐透明,甚至有时候为了一口气赔本赚吆喝。欠款越来越多,库存越来越大,成本不断上升。如果不注重现金流,会立刻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