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次采访马克·扎克伯格是在2005年,他那时刚满21岁,但看上去还像是一位16岁的大男孩。不久前,扎克伯格从哈佛大学退学,把他的初创公司搬到硅谷。他似乎很享受被称为CEO那种新奇感。彼时,Facebook还没有移动版,其网站拥有600万用户,专为高中生和大学生开放。它刚刚添加了一项功能,允许用户把多张照片上传到他们的简历上。但这家估值约1亿美元的公司,已经是一件炙手可热的商品,对其垂涎三尺的买家不在少数,他们都愿意支付比这个数字高得多的收购价格。我当时指出:尽管他初出茅庐,缺乏经验,但扎克伯格显然是一位“稳健得不可思议”的企业家。
那天,扎克伯格用特别有力的语气表示,他根本无意出售这家成立仅1年的公司。“我在这里是为了创造一种非常酷的东西,而不是为了被别人收购。”他一脸冷酷的表情,显得无比真诚,特别令人信服。
11年后,扎克伯格的鸿鹄之志早已转化为令人惊叹的现实:他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如今的Facebook是一家拥有近1.6万名员工,市值高达3500亿美元的媒体巨头,它还是一家依托广告收入的科技巨无霸。2016年,Facebook有望实现逾270亿美元的营收,以及多达70亿美元的利润。其核心产品现在拥有18亿用户。为了支撑Facebook的势力版图,扎克伯格还精心组建了一个资产组合,以。其完整的“应用家族”包括照片共享工具Instagram和通信服务WhatsApp,外加两个自主开发的应用:Facebook Messenger和Facebook Groups。此外,扎克伯格认为,该公司的Oculus虚拟现实头盔代表着人类沟通的下一种方式。
凭借着Facebook的巨大成就,扎克伯格已经获得与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和杰夫·贝佐斯并驾齐驱的超级巨星地位。现年32岁的他仍然像10年前一样,面带稚气,着装随意。但现如今,这位Facebook首席执行官无论走到何处,都是一位众星捧月的名人。他与各国总统、首相和教皇会面。他在北京和巴塞罗那慢跑的照片风靡网络。(今年,他还首次跑完了半程马拉松比赛。)他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慈善家之一。最近,扎克伯格和学医出身的妻子普莉希拉·陈承诺捐赠30亿美元,用以支持一项大胆的目标:在其子女的有生之年帮助人类治愈、预防和管控所有的疾病。
扎克伯格的巨大成就理应获得世人认可。但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商业头脑始终未受到充分赏识。是的,他已将Facebook的商业事务委托给了魅力十足的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她是比扎克伯格年长15岁的学姐,拥有哈佛大学MBA学位。桑德伯格的存在助长了一种在硅谷耳熟能详的“成人监督”叙事。但不同于曾经在长达10年的时间内把CEO职务转交给埃里克·施密特的谷歌创始人,在Facebook冲向成功的12年中,扎克伯格一直担任公司CEO。尽管一再招致怀疑——比如,Facebook错失了转向智能手机的良机;搞砸了IPO;不再那么受年轻人欢迎——扎克伯格仍然是该公司首席产品梦想家和商业战略家。面临谷歌、Twitter和Snapchat等公司的全面攻击时,扎克伯格以一种异乎寻常的纪律性恪守着公司的使命,并通过一系列大胆的收购,始终让Facebook行驶在正轨上。
崇拜者将扎克伯格的商业成功归功于他的好奇心以及他相对“接地气”的技术方法。“他总是那么好学,考虑到我必须向他学习的东西远多于他有必要向我学习的东西,这种好学劲头有时候的确令人发狂。”Benchmark公司风险投资家马特·科勒感慨道。他是Facebook的早期员工之一,现在仍然与扎克伯格保持着密切关系。“他坚持不懈地专注于创新,但同时还是一个擅长应用科学和工程的家伙。”
考虑到Facebook的庞大规模,这家公司的增长速度实在令人叹为观止。4年来,其营收猛增50%,利润飙涨5倍。毫不奇怪的是,Facebook的股价一路高歌猛进,在两年内翻了一番。在最近一个季度,Facebook的营收同比增长56%,净收入同比增长166%。(但这份靓丽的财报公布后,Facebook的股价却略有下降,因为一些投资者担心,这家公司将无法保持如此炽热的增长步伐。)
规模增长是商业领导力的圣杯。仅凭这一成就,就足以使得扎克伯格轻松地成为《财富》2016年度商业人物。Facebook的产品经常被各方悉心剖析,一如它作为一家媒体巨头的种种过失。(Facebook很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家媒体,这家公司似乎很享受庞大的广告数量带来的经济果实,但不愿承担随之而来的编辑责任。)
然而,尽管Facebook的成功备受赞誉,扎克伯格作为一位梦想家的远见卓识也被传为美谈,但外界并不太理解,作为一位CEO的扎克伯格究竟是如何开展日常工作的?是什么使得他成为一位如此高效的商人?对扎克伯格管理方式的研究表明,他的成功取决于三大支柱:他独特的展望未来的能力;他超脱尘俗的连贯性;他在一个经常迷恋闪亮小玩意的行业中培养的商业纪律。经过一番更加仔细的研究,《财富》发现,扎克伯格多年来始终保持着一种惊人的稳健性。
作为一位有远见的人要比表面看起来难得多。
2002年,就在扎克伯格进入哈佛大学校园的几个月前,迈克·维纳尔从这所顶级学府毕业,随后加盟微软公司。5年后,他成为一位Facebook工程师,后来获得擢升,主管该公司的搜索、本地和市场产品团队,直接向扎克伯格汇报工作。今年早些时候,他离开Facebook,成为一名风险投资家——这意味着他的新工作是找到下一个马克·扎克伯格。
近距离观察了这位Facebook首席执行官之后,维纳尔相信扎克伯格成功的关键是,他的思维能够穿越好几个时代,同时知道什么时候该深入探究。“马克的一大特点是,他看待事物的眼光非常长远,几乎是站在地质学的角度。”维纳尔说。“大多数人所思所想的,皆是今天或明天,本周或下周的事情,而马克的思维总是以世纪为单位。”(实际上,扎克伯格最喜欢玩的视频游戏正是《文明》。构想下一步行动时,这款游戏的玩家需要考虑宏大的历史进程。)
维纳尔列举了一个有点不那么壮观的例子:扎克伯格意欲利用至少10年时间,连接这个星球上另一半还没有使用互联网的人口。Facebook将借助固定翼无人机完成这一大胆的计划。这些无人机将从地球上空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维纳尔表示,透过扎克伯格办公室四周的玻璃墙,所有人都能看到,这位CEO的办公桌上经常摆放着一大堆书。“有一段时间,他的桌子上有一本关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书籍。”当时,Facebook正在寻求利用这种技术从大气上传递信号。“他为此悉心阅读一本关于自由空间光学的大学教科书,这很符合马克的个性。”
尽管扎克伯格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他习惯于长时间的凝视,经常陷入令人尴尬的沉默,但他所做的不仅仅是深思。情感智力更高的CEO往往依赖他们的口才,而Facebook的CEO则把他的管理技能归因于自己的工程师背景。“对我来说,工程学可归结为两个真正的原则。”今年夏天,在尼日利亚首都,他告诉一群全神贯注的软件开发人员。“工程师思维模式把每个问题视为一个系统,然后将问题从最大的阶段分解为更小的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可以运营一家公司了。”在扎克伯格看来,一家公司自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分解为若干个高效运作的群体。“你管理的不是个人,而是团队。如果你的团队建设工作做得很好,运营一家公司就跟编写代码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始终如一的讯息有助于鼓舞士气
事实证明,扎克伯格善于选择人才,而且尤为依赖一个几乎见证了Facebook成长历程的核心高管团队。他声称,这个小圈子给予他的灵感远多于任何导师或顾问。尽管扎克伯格以代码神童著称,但在现实生活中,他其实是一位不知疲倦的“研磨者”——为了收获1%的灵感,他往往要付出99%的汗水。扎克伯格为自己聚集了一群他尊重的人才,不断地与他们一起测试他的假设。“创意通常不会来找你的。”2014年,他在Facebook公司组织的一个公开问答会上说。“你之所以萌发创意,是因为你一直在讨论或者思考某件事,并与很多人探讨了很长一段时间。”
正是这种思维方式,驱使扎克伯格认识到三项对Facebook最重要的主题:连接性(让神奇的互联网,当然还包括神奇的Facebook,遍布世界每个角落,是他矢志不渝的追求);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
更重要的是,由于扎克伯格一直在鞭策自己,他能够早早地识别其他人的伟大创意(包括一些Facebook涉足较晚的领域)。如果有必要的话,他总是能够秉持大胆的信念,斥巨资收购其他公司的创新发明。比如,Facebook在2012年斥资10亿美元收购照片共享站点Instagram;两年后,该公司斥资20亿美元收购虚拟现实设备制造商Oculus VR,同年还以190亿美元的天价将WhatsApp揽入怀中。Instagram早已大获成功,今年的营收有望达到25亿美元,而Oculus和WhatsApp至少已经帮助Facebook在一些与其核心产品相邻的重要领域占据了非常有利的位置。
如今已拥有数百人的“成长团队”,是Facebook最重大的商业创新之一。这支团队主要负责为公司各个部门设计发展战略,并依靠一套严格的指标来衡量各部门的绩效。该部门拥有广泛的自主权,可评估Facebook业务的任何方面。“成长团队的纪律性对Facebook的影响不亚于其他任何事情。”前产品高管维纳尔说。“这支团队没有开发任何产品。相反,它负责解决一切阻止人们注册或使用Facebook的问题。”
现如今,许多硅谷公司都在效仿Facebook发明的成长团队概念。
耐心总有回报,哪怕你是一家匆忙成长的年轻公司
Facebook拥有一个简单,但足够宏大的使命:“给予人们分享的权力,让世界更加开放互联。”扎克伯格总是能够以一种令人头脑发木的方式,有效地将这项使命穿插在他的公开演讲、访谈,以及日常对话中。(拜日积月累的演练所赐,扎克伯格以呆板著称的演讲风格已有所改善。)
不断的重复使得这种讯息得以在外部和内部有效传播。在Facebook,如果某种东西用这项不断重复的使命解释不通,那么它就是不适合发展的。虚拟现实之所以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扎克伯格认为它是下一个沟通“平台”,就像他创建Facebook时的互联网一样。为WhatsApp支付令人瞠目结舌的天价,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它契合“开放互联”这一口头禅。WhatsApp已经对最时髦的免费国际电话服务Skype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作为坚守信念的必然结果之一,在追求这项使命的过程中,Facebook需要保持耐心和纪律性。扎克伯格对Instagram的耐心令人感慨万千。被Facebook收购时,该公司还没有一分钱的收入,但现如今,这家照片分享网站已经走上了一条蓬勃发展的轨道。至于WhatsApp,他似乎也在打一场类似的持久战。
事实上,Facebook拥有今日之成就,固然有赖于扎克伯格的种种举措,但他没有做的事情同样功不可没。不同于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Facebook并没有一个独立的“探月”(moon shots)部门。它也无意重塑隐形眼镜或自动驾驶汽车。扎克伯格可能已经承诺捐出其巨额财富的一部分(他持有的Facebook股票价值近500亿美元)用于抗击疾病,他的公司并没有成立一家旨在扭转人类衰老的子公司。
所以说,扎克伯格是一位恪守纪律,具有协作精神,始终如一,慷慨大方,至少从表面看非常谦卑的企业家。他甚至是进步主义者眼中的楷模。去年感恩节刚过,在他的女儿马克西马(Maxima)出生后,扎克伯格专门请了两个月的陪产假。
此外,扎克伯格还设定了一些宏伟的个人目标。他曾经花费很长时间学习普通话。今年,他为自己家设计了一款基于人工智能,名为Jarvis的个人助理。最近,他在罗马告诉一位观众,通过Jarvis,他能够控制家里的温度,但“让我太太特别懊恼的是,”她无法控制,“因为根据编程设计,它只听从我一个人的声音,这是作为一位工程师的好处之一。”但他很快补充说,“一旦我搞定后,我就会给她提供访问权限。”
和以往一样,扎克伯格决心以他的方式打造下一个很酷的东西,即使这意味着他的家庭内部会爆发一点小摩擦。
附:Facebook创始人谈管理之道
扎克伯格经常思考管理问题。以下这些内容选自他发布在Facebook的公开问答。
谁适合在Facebook工作?
就吸引人才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预先了解你的信仰和立场。Facebook并不是一家适合每个人的公司。我们相信,当每个人有能力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与他们的朋友联系,并且能够连接整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我非常强烈地相信,这对世界有好处,如果你相信这一点,那么对你来说,Facebook就是一家很棒的公司。如果你不相信,你也许该找一家不同的公司。
如何做尝试?
在很多方面,建立一家公司就像遵循一种科学的方法。你尝试了一堆不同的假设,如果你很好地设置实验,那么你就可以学会点什么。我们斥巨资打造了这个庞大的测试框架。在任何既定的时点,世界上都不只有一个Facebook版本在运行。可能有成千上万个版本同时运行,因为我们的工程师团队有权力尝试某个想法,并将它提供给1万或者10个用户。他们随后会获得一个数据反馈。
一定要寻找有才干的人
如果你身处一种你学到的东西没有你想象的多的环境,或者如果你认为身边的同事不足以激发你的最大潜能,那么你就该考虑做点改变了。因为这是一个大问题。
招聘时绝不凑合
从长远来看,如果你招募到一位出类拔萃的精英,你肯定只会变得更好。这些年来,我逐渐确定了一个简单的规则:我只会招募那些我愿意为之效力的人才直接为我工作。
资讯整理:中国财富500强(www.caifu5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