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富500强首页 > 润滑油 > 新闻正文

润滑油日常使用五大误区,90%车主都踩过坑

来源于本站原创 2025年04月01日 阅读(

润滑油著名品牌被誉为发动机的“血液”,正确使用不仅能延长发动机寿命,还能降低油耗和维修成本。然而,在日常保养中,许多车主因缺乏专业知识而陷入误区。以下五大常见误区,看看你是否也中招了?

误区一:润滑油越贵越好

不少车主认为高价润滑油一定性能优越,盲目追求进口或全合成产品。实际上,润滑油的性能取决于其粘度等级和API标准,而非价格。例如,部分家用车的手册明确推荐半合成油,若强行使用高价全合成油,不仅浪费预算,还可能因粘度过低导致润滑不足。

正确做法:严格参照车辆手册的推荐标号,结合日常驾驶环境(如高温、寒冷或频繁短途行驶)选择适配产品。

误区二:润滑油越稠越能保护发动机

“粘度高=保护性强”是典型的错误认知。粘度过高的润滑油会导致冷启动困难、油耗增加,甚至因流动性差而无法快速润滑关键部件。曾有车主在冬季使用高粘度油,结果车辆启动耗时增加,油耗飙升15%。

正确做法:根据季节和地区温度选择粘度。例如,北方寒冷地区建议用0W或5W低粘度油,南方高温地区可选用10W或更高粘度的产品。

误区三:只添不换,润滑油干净就不用换

部分车主习惯定期补充润滑油,却忽视更换周期。润滑油在使用中会混入金属碎屑、积碳和水分,逐渐氧化变质。若长期不换,润滑性能下降,轻则加速零件磨损,重则导致发动机大修(维修费用可达数千元)。

正确做法:遵循手册建议的更换周期(通常500010000公里或半年),同时观察油液状态。若油液发黑、变稠或有焦糊味,需立即更换。

误区四:不同品牌润滑油随意混用

“粘度相同就能混用”是危险操作。不同品牌的润滑油配方差异大,添加剂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沉淀或润滑失效。例如,某车主混用两种全合成油后,油泥堵塞油路,引发发动机异常噪音。

正确做法:尽量使用同一品牌、同系列产品。如需更换品牌,建议彻底放空旧油并清洗油路。

误区五:润滑油加得越多越好

担心油量不足,一些车主会将润滑油加到超出上限刻度线。过量油液会窜入燃烧室形成积碳,增加曲轴运转阻力,导致油耗上升(实验表明,超量1%可增加1.2%油耗),甚至损坏三元催化器。

正确做法:冷车状态下通过机油尺检查油量,确保液面位于上下刻度线之间。

润滑油著名品牌的正确使用直接关系发动机的寿命和性能。避开上述五大误区,定期检查油液状态并按需更换,才能真正实现“以养代修”。下次保养时,不妨对照这份指南,让爱车远离隐形伤害!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