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对失败的研究,我们首先能想到的是阿里巴巴(微博)创始人马云(微博),他不仅喜欢研究别人是怎么失败的,还专门成立了湖畔大学,教创业者研究失败。
在马云看来,企业成功的经验各有各的不同,但失败的教训是相似的。“我最大的心得就是思考别人怎么失败的,哪些错误是人们一定要犯的。”在一次公开演讲中,马云说,“我花时间最多的事情,是研究一个公司是怎么失败的,我给阿里巴巴所有高管推荐的书,都是讲别人怎么失败的,因为失败的原因都差不多,都是那4、5个很愚蠢的决定,但是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么愚蠢的错误,只有别人会犯,我怎么会犯。但即使提醒着你,你还是会犯。”
马云觉得,好好研究别人怎么失败的,比读MBA管用。马云说,MBA把很多东西固定化了,MBA案例教学都是教别人张三怎么成功、李四怎么成功、王五又怎么成功,学了太多成功的事情后,你反而不知道怎么做事了,觉得自己飘飘然。
从1999年创立到现在,阿里巴巴也犯过不少错误,但马云都能化险为夷,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2006年前后阿里巴巴引进国际人才为例。
2006年的前后,阿里巴巴引入一大批国际级人才,包括吴伟伦(百事可乐中国区前CFO)、卫哲(百安居中国区前CEO)、谢文(和讯网前CEO)、曾鸣(长江商学院(微博)的教授)、黄若(易初莲花前CEO)、崔仁辅(沃尔玛百货集团前高级副总裁)等。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空降兵很难融入阿里巴巴,都先后从阿里离职。其中曾担任阿里巴巴集团的执行副总裁的卫哲因“阿里内部员工涉及欺诈”事件而引咎辞职。
这些优秀的国际人才为何在阿里巴巴却“集体阵亡”?后来,马云反思说,“2001年的时候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告诉我的18位共同创业的同仁,他们只能做小组经理,而所有的副总裁都得从外面聘任。现在10年过去了,我从外面聘请的人才都走了,而我之前曾怀疑过能力的人都成了副总裁或董事。我相信两个信条——态度比能力重要;选择同样也比能力重要。”
为了推行自己的“失败教育”,马云还特意创办了湖畔大学,不同于其他的商学院,湖畔大学专注于“失败教育”和“让企业活的更久”这两个课程。
据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透露,马云还曾表示过,等他退休的时候,会写一本书,书名会叫“阿里巴巴的1001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