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富500强首页 > 财富资讯 > 新闻正文

地方细则重创网约车市场 滴滴估值或缩减至1/3

来源于互联网 2016年10月11日 阅读(

地方细则重创网约车市场 滴滴估值或缩减至1/3

上述消息发布后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滴滴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公布的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数亿网约车用户和千万网约车司机。滴滴有几点意见想与有关部门商榷,也希望与社会各界一同探讨”。

相比滴滴“有几点意见”的回复,另一方占市场份额较小的易到则表示,将积极贯彻落实网约车新政和各地实施细则,并根据各地征求意见稿的时间表,通过正常渠道向主管部门反馈有关政策意见建议,同时积极开展资质申请工作。

从记者采访多位北京滴滴司机了解的情况来看,司机们认为上述要求无疑加大了从业门槛,在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之后,其收入已经断崖似下跌,如今再提升司机从业门槛,只能选择走人。另据滴滴平台统计,目前上海从事网约车的车辆符合新轴距要求的不足五分之一;已激活的41万余名上海司机中,仅有不到1万名司机具有上海本地户籍。

车辆供给骤减、司机大幅减少以及网约车车费翻倍,这将给滴滴用户活跃度带来巨大打击,有创投人士告诉记者,在上述政策未出现之前,滴滴估值曾高达350亿元,并有宏大计划,如今若上述地方细则最终执行,保守估计其估值将缩减至原来三分之一。

司机骤减、车费翻倍?

具体来看,北、上、广、深、杭、渝、津共七个地方网约车辆均要求须持有本地车牌;在驾驶员资质方面,京、津、沪要求网约车驾驶员拥有本市户籍,深圳及杭州规定驾驶员须拥有本市户籍或本地居住证。在车型方面,京、沪、深要求燃油车轴距≥2700毫米,新能源车轴距≥2650毫米,广州要求车身长、宽、高分别大于4.6米、1.7米、1.42米;排量方面,北京、深圳要求燃油车排气量≥2.0L或1.8T,广州要求采用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辆排量≥1950毫升,采用增压发动机的车辆排量≥1750毫升。

对此,滴滴方面回复《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征求意见稿将导致只有远超巡游出租车的中高端车辆才能从事网约车。另外,网约车驾驶员必须有当地户籍的规定,无形中抬高了门槛准入标准,是变相的数量管控。此举将导致车辆供给数量骤减、司机数量大幅减少、网约车车费翻倍以及出行效率大幅降低。

以上海为例,据滴滴平台统计,目前从事网约车的车辆符合新轴距要求的不足五分之一;且上海已激活的41万余司机中,仅有不到1万名司机具有上海本地户籍;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对车辆、司机门槛的规定,会让司机群体收入减少70%以上。

此外,根据滴滴粗略估算,乘客等待时长将从目前平均5分钟延长到15分钟以上,同时因为供不应求,可能会再现司机挑乘客的情况。

不同于滴滴方面回应,根据交通运输部深化出租汽车改革首席专家徐康明认为北京新政征求意见稿“完全符合”交通运输部“一城一策”的原则,并结合北京的城市特点做了比较恰当的安排。徐康明表示,“新政策不会推高网约车价格,还会将巡游车保持在较低的价位上。”

估值缩减严重

时间回到今年8月份,彼时,滴滴公司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资产并在中国大陆运营。基于此,滴滴成功PK掉优步中国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合并优步中国后,滴滴的市场份额超过93%,成为中国专车市场绝对的领军者。

由此,滴滴成为唯一一家由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而Uber全球也成为滴滴的第一大股东。同时,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结束与优步中国的战争之后,新的滴滴估值超过300亿美元,达到近350亿美元。

此时滴滴意气风华,有创投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行业公司偏向寡头竞争,如果不能做到行业前五名,基本上就没有竞争力,滴滴与优步中国的合并后无疑抬高了新进入者的门槛,形成寡头效应。

不过此次地方网约车征求意见稿让其开槛再一次提升,另有创投人士表示,如果地方网约车征求意见稿最终落地并执行,滴滴无疑将遭受到有史以来最严重地冲击,司机数量骤减、车费翻倍无疑会大大降低平台活跃度,而作为共享平台的滴滴,其估值很大一方面来自用户的活跃度,“虽然目前仍有很多城市还未出台地方网约车相关政策,不过,按照此前近350亿美元的估值来看,地方网约车征求意见稿落地后,仅从上海车辆数量减少五分之一以及企业的边际成本效应估算,保守估计滴滴市值将会缩减至三分之一。”

不过,有也创投人士并不赞同上述观点,按照其分析,尽管提高了网约车司机的准入门槛,但网约车市场需求并不会减少,地方网约车征求意见稿实施之后,滴滴平台营收也会增加并不会影响滴滴估值。

资讯整理:中国财富500强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