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C2投资方有几家机构值得注意,Coatue曾在去年9月份参与了滴滴30亿美金的投资,这也是当时未上市企业融资的最高纪录。小米公司曾在两年内投资了55家公司并创造了4家独角兽,ofo CEO戴威表示,小米投资后,双方将进行硬件和供应链方面的协同。中信产业基金此前曾投资了滴滴出行、饿了么。元璟资本则有阿里背景。俄罗斯投资家Yuri Milner以个人身份投资了ofo,此前他还曾以个人身份投资过创新工场、地平线机器人等中国公司,以善于发现独角兽著称。
资本寒冬下,ofo在短短几个月发布了五轮融资消息
在资本寒冬下,ofo在短短几个月发布了五轮融资消息,今年2月,ofo完成由金沙江创投领投,东方弘道跟投的A轮融资,两个月后,真格基金、天使投资人王刚等又联合注资A+轮。今年9月份,ofo宣布获经纬中国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又在同月宣布获得滴滴的C1轮战略融资。与ofo同处第一梯队的摩拜单车也是如此,摩拜单车目前已获愉悦资本、熊猫资本、以及摩拜即将正式宣布的C轮融资方高瓴资本、华平、红杉、启明创投等。
除了宣布融资方,ofo还宣布了一个重要消息,即在校园共享单车之外,ofo将在城市场景下开展服务,戴威独家告诉36氪,ofo将于今天在上海开始试运行,明天在北京开始试运行,北京初期试运行区域首先选择中关村西区以及上地,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区域,是因为这里使用场景密集,且能形成区域内循环。正式运营会选在11月。
ofo为什么选择从校内市场开始切入?
此前经纬曾在投资ofo时表示,很认同ofo选择从校内市场开始切入,他们认为先做校园市场再做白领市场更有优势,先在校园市场把模式跑通,校园的运营经验反过来又可以为白领市场提供借鉴。戴威也表达了这一点,他将城市的单车需求分成三层:
第一层,也可以叫第一热点区,即他认为最热点的单车需求区还是校园,这在全世界任何城市里都是最优质的区域,在这个场景下,人员比较集中,而且周围又没有汽车替代,因此这是自行车分享的理想切入点。戴威表示,ofo在上线13个月以来,已经覆盖了21个城市、200个校园,对“这第一层的已经铺的差不多了”;
第二层,即有些需求的集中点,也叫第二热点区,即白领或者住宅密集区,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白领市场,与校园市场相对。比如ofo即将在北京试点的中关村西区、上地、通县、常营,这些都是一个ofo刚出校园可以就势攻打的区域。
第三层,戴威将其定定义为会发生大量交换的节点,称为“虚拟停车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点/停车点。戴威独角告诉36氪,ofo在出校园后将以网点的形式进行车辆集散,比如ofo可以在中关村西区布50个停车点,再在每个停车点摆放一定数目的车辆。用户从网点取车,还车时则可以随意停放,ofo的运维人员会视网点的车辆情况进行随时调度,保证网点随时有车,同时被用户随意停放的车辆能够及时收回(尤其是偏远地带),以保证单车的每日翻台率。
既然是要进攻校外市场,那么如何面对这个市场的先行者摩拜成为绕不开的话题。对此,戴威的策略依然是数量取胜。以中关村西区为例,ofo初期试运营期间计划在这里上线500台车,布50个停车点。在重点运营该区域期间,流动到其他地区的ofo车辆会被调度人员及时调回,以保障该区供给。他表示,如果试运营期间效果不错,ofo有能力在21个城市同时开展校外业务。
滴滴、小米为何均押宝ofo?
在出行领域, 用户的核心需求仍然是车辆密度高、单价低、骑行体验好。而投资人关心的是,能否快速起量。显然,在这几个要点上,ofo做得比竞争对手摩拜(mobike)更好。
第一, 成本更低。在升级车把、密码锁,将普通轮胎更换为实心防爆胎后,ofo生产、采购一辆自行车的成本在300元左右,仍然远远低于摩拜。
第二, 价格更低。相较于摩拜单车每半小时1元的价格看,ofo每小时1元的价格,在长距离骑行中更有竞争优势。
第三, 起量迅速。目前,ofo已覆盖200个校园,拥有180万用户,每日提供超过50万次出行服务。ofo早期投资方经纬创投曾表示,ofo在1年时间里,把日订单量从200做到了50万单。横向比较专车和快车的增速,投资方显然对这样的增长曲线比较满意。
ofo如此快速融资,显然是想以“钱”作为壁垒,快速加大单车投放的密度。而有了滴滴和小米分别在流量端和硬件端的支持,为ofo与摩拜的正面对战赢得了不少优势。而我更好奇的是,作为竞争对手的摩拜,接下来准备如何应对?
一场被各方既得利益者押重注的自行车流量入口争夺大战,已经打响。
资讯整理:中国财富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