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门窗行业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整体增速放缓、人口红利消褪、市场消费升级等,推动者门窗企业从原本单一的制造商转型为服务商。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门窗企业唯有突破重重考验,方能取得未来的长远发展。
考验一:“找对象”太难
近两年,随着市场经济进入新常态,门窗行业招商难度加大,就算开店也很难保证“存活率”,如果开一批死一批,对门窗企业而言并非好事。有人戏称招商就像“找对象”,这其中经销商是否能理解产品、工厂品牌理念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这两年,生意更加难做,开新店越来越难存活,门窗企业更应谨慎对待。
如今,门窗企业正面临转型,从原本单一的制造商转型服务商,业内人士指出,以前考核招商人员只看开店,现在不仅要考核开店还要加强对经销商的服务,不能只“开店”不“养店”。门窗企业不能一味搞“饥饿营销”甚至“绑架营销”,把经销商拉到工厂参观产品,“好吃好喝地供着”,并召开具有“洗脑”效果的优秀经销商分享大会,送礼品、送抽奖,让经销商签下单,进而开店,这是不顾长远打算的做法。
考验二:被高库存“撑死”
门窗等家居企业除了招商出现障碍外,库存高居不下也像“慢性病”一样令人生畏。有人说:“很多企业不是没生意饿死的,而是生意好做时,拼命做库存,最后撑死的。”高库存现在已成为部分家居企业的一大“症候”。对于库存难题,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工厂的生产周期过长容易产生库存,控制生产周期等于控制库存。其实,门窗行业库存问题,早在几年前便有了苗头,多数门窗企业不得不低价出售库存产品,以缓解资金链紧张的问题,而近些年也逐渐倒下一批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工厂,可见解决库存问题已“迫在眉睫”。
就门窗企业而言,不得不说,定制家居业的发展可以有效解决门窗产品的库存问题。但转型定制极其考验企业的交付能力,并非所有企业都能适用。因此,如何清除发展路上的“高库存痛点”,仍值得门窗企业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