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热映让唐朝“顶流”诗人李白又双叒叕火了一把,在感慨其伟大诗作的同时,不少网友也提出了一个疑问:李白一辈子似乎并没有在事业上有多高的建树,他“行万里路”的钱都是从哪来的呢?
而且,李白对自己的经济问题似乎并不担忧。《将进酒》中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问题是千金散尽了还怎么“复来”呢?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结合李白的生平和史料来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家庭支持
很多学者都认为,李白很可能是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介绍:
“李家商业的规模相当大,它在长江上游和中游分设了两个庄口,一方面把巴蜀的产物运销吴楚,另一方面又把吴楚的产物运销巴蜀。从这里对于李白生活费用的来源才可以得到妥当的说明。”
由此看出,李白的家境还是十分优渥的,相关的例证也有很多。
比如,李白曾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写道,自己“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翻译过来,说的是李白从小就开始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了。
在今天看来这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在唐代,书可不是想看就能看的,毕竟,唐朝时的书籍还是以手抄为主,巨大的人工投入必然会带来极高的制作成本,所以唐代的书籍一般都比较昂贵,常见的说法是达到了1000文每卷1。
这是什么概念呢?唐朝的大米最贵时也不过1000文每石(120斤)2,也就是说唐朝的一卷书能换100多斤的大米,这样的价格应该不是寻常百姓家能够负担得起的。
再比如,李白有一句诗,叫“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上学的时候大家可能没觉得这句话有什么玄机,只会觉得李白想象力丰富。
但如果再追问一句,为什么李白能把月亮想象成白玉盘呢?因为他见过。那什么样的人家才能用的起白玉盘呢?答案不言而喻。换做普通人家,可能只会说“小时不识月,呼作面馍馍”。
所以说,李白早年间“行万里路”的盘缠,很可能就是来自他的家庭支持,但后期,李白也没少通过个人努力和才华赚钱。
从现实情况看,家庭因素多在年轻时影响较大,而个人努力在后期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接下来我们就展开讲讲李白是如何通过个人努力赚取财富的。
粉丝打赏
如前文所说,李白算得上是唐代的“顶流”诗人,他的诗作传遍大江南北,粉丝自然也是不在少数,其中名气比较大的应该就要数汪伦了。
汪伦本来只是个小小的县令,在正史中连详细的记载都没有,但就是这么一个小人物,李白却专门为他写了一首诗,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汪伦是李白的狂热粉丝,一直想跟偶像见一面。
有一次,汪伦听说李白在附近做客,于是就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我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要不要来赏花饮酒?李白欣然赴约,两人一见如故3。
临走的时候,汪伦还给李白准备了一份大礼——足足有八匹名马,十缎官锦4。
这是什么概念?
唐代的名马,价格跟现在的宝马差不多,官锦跟现在的貂差不多。
李白所在的时期,一匹名马大约能卖50000文钱,也就是50贯5,而一贯能买1.1吨大米,按照现在大米平均价格一公斤五块算,一贯差不多5500块,50贯就是27.5万。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也就是说,一匹马价值27.5万,八匹就是220万,算上官锦,汪伦给李白的“打赏”,竟然有200多万元。而且这还只是汪伦一个人的单次“打赏”,如果把李白生平所收到的各种馈赠加在一起,这恐怕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由此可见,才华和个人魅力也是获得财富的方式之一,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有本事走遍天下”就是这个道理吧。
润笔费
有人认为李白一辈子都没有什么“正经”工作,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首先,李白在皇帝身边做翰林的时候,就已经算是标准的上班族了;
▪其次,即使不在朝中做官,李白也一直在通过写诗来赚取稿费维持生计,这一点从他的诗作中也能得到印证。
李白的诗很多都是“赠答之作”,也就是送给别人、回应给别人的诗,而这些诗的接受对象大部分是地方官吏,从刺史、太守、 别驾、长史、司马、参军,到明府、少府、赞府、录事、主簿……
这些人在“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眼里可能并不算大人物,但李白仍保持“职业素养”,坚持写作,付出劳动换取回报。
比如,在《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一诗中,李白连用“虞卿弃赵相”、“壮士死田横”、“长铗归来乎”三个典故来生动形象地凸显常赞“好贤”的品德。
再比如,在赠诗给县宰一级的“ 父母官” 时,他也会花浓重笔墨将文章主角的政绩写出彩6。
那么,心高气傲的李白,为什么愿意为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写诗呢?
“笔耕不辍,勤劳致富”,就能很好地解答这个问题7。
总的来看,“天道酬勤”,勤劳方能发家致富,是从古至今屡试不爽的财富积累途径。
结语
除了前面说的三种,也不得不提及李白的个人生活。
李白一共有四任妻子,第一任妻子许氏是宰相许圉师的孙女8,第四任妻子宗氏是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在这样的大家族里,也可能会获得一定的金钱支持。
表面上,李白的谋生方式要么靠粉丝打赏,要么靠官员给稿费,甚至还有赘婿的经历,这是不是与其“诗仙”的形象差别太大了?
其实,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李白所获得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他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之上,如果李白只是一介凡夫俗子,谁又愿意把金钱白白赠送与他,把女儿嫁给他呢?或者说,本质上,李白的经济来源,还是源于他的才华努力和个人魅力啊!